新聞及通告

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透過互聯網舉辦了“第四屆學生、博士後研究員和研究助理生物醫學研討會”,超過130位身處澳門、內地和海外的學生、研究人員和學者參加,就生物醫學範疇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及交流,為他們提供了交流思想、互相學習、分享研究成果的平台。 ... + 更多
澳大舉行線上研討會探討生物醫學

澳門大學在醫學分子影像和腫瘤精準診療方面取得新進展,有關團隊開發了一種具多模態分子影像造影功能、近紅外光激發的光動力診療劑,有助提高光動力治療深層腫瘤的精準度,改善治療效果。研究獲國際生物材料領域的最頂級期刊《生物材料》(2018影響因數: ... + 更多
澳大成功開發新光動力療劑 助提高治療深層腫瘤效果

由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副教授袁振帶領的研究團隊在光學分子影像和腫瘤精準診療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開發了一種超小尺寸生物相容性極好的聚合物點,並將其應用於近紅外二區光聲腫瘤診斷和光熱治療。該研究成果剛剛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Advanced ... + 更多
澳大團隊在腫瘤精準診療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國際生物科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近日以“全球抗擊SARS-CoV-2和COVID-19”為題的特刊報導了澳門健康衛生界的抗疫成果和經驗。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提出 ... + 更多
國際期刊報導澳大和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抗疫成果

為了充分發揮澳門大學和中國科學院腫瘤與基礎醫學研究所在科技人才、醫療資源以及創新研究方面的合作優勢,提高澳門、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全國人民追求健康生活的願景,澳大和中科院腫瘤與基礎醫學研究所簽署合作協議,聯合建立“澳門大學—中國科學院腫瘤與基礎 ... + 更多
澳大和中科院腫瘤與基礎醫學研究所成立聯合癌症研究中心

【編按】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後,遙距教學在澳門、香港和內地的高校師生之間,迅速成為熱門話題。因抗疫停課的關係,澳門大學各學院老師即利用網上教學平台展開遙距教學。《澳大人》報導一系列不同院系的遙距課程,瞭解老師的課堂安排,如何跟進教學進度, ... + 更多
遙距教學系列專訪健康科學學院教授

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教授項玉濤及其團隊在國際權威的《柳葉刀》系列期刊上的4篇文章指出COVID-19疫情期間中國的精神衛生服務面臨新的巨大挑戰,應為有需要的各類人群提供及時的、充分的心理干預,特別是老年人群體。與傳統的面對面心理干預相比,線 ... + 更多
澳大學者4篇疫情心理文章登國際權威期刊柳葉刀系列

由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院長鄧初夏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乳腺癌相關基因1(BRCA1)可通過促進線粒體自噬及降低炎症小體活性,抑制手術後乳腺癌的復發及轉移。此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澳門大學和澳門科技發展基金會資助,並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在國際 ... + 更多
澳大最新研究發現抑制乳腺癌轉移和復發新機制

成年的心肌細胞普遍被認為是難以再生、且分化價格高昂的細胞,然而澳門大學的最新研究則顛覆這個傳統的說法。澳大健康科學學院研究團隊最近發現了兩個新方法,可在無需使用昂貴和複雜的培養成分的情況下,於體外生成高品質的心肌細胞。相關研究將可用於藥物檢 ...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