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實踐應用,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積極推動本科生參與實習計劃,讓學生走出課堂,深入業界,親身體驗生物醫藥行業的實際運作,從而鞏固理論基礎、提升實務技能,並拓展對行業的認識。本年度,學院安排多個不同類型的實習崗位,涵蓋藥品研發、品質控制、臨床檢測等領域,吸引多位學生參與。
就讀生物醫學專業的大四學生陳俊文近日完成為期一個月的實習,實習單位為國際知名製藥企業―好利安製藥科學股份有限公司(Hovione)。陳同學被安排於質量控制部門工作,參與多項藥品常規檢測工作,包括依照美國藥典(USP)及歐洲藥典(EP)標準進行氯與鈉含量分析,並學習按照良好生產規範(GMP)記錄數據。此外,他亦掌握了高效液相色譜(HPLC)、氣相色譜分析、精密稱量及滴定等分析化學技術,並在實驗室中獲得寶貴的實操經驗。
陳俊文形容整體經歷收穫豐富。他表示:「實習中我深刻體會到藥品質量控制對方法驗證與數據完整性的高要求。例如在進行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時,我曾遇到色譜峰形異常或保留時間漂移的情況。透過系統性排查流動相組成、色譜柱性能及儀器參數,並嚴格執行既定的維護程序,我成功確保了分析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他補充指出,這次實習不僅提升了自己的技術能力,更加強了溝通與團隊合作技巧,這些都是他認為在未來投身製藥行業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素質。
就讀藥物科學及科技專業的大三學生孫偉良則前往廣東省藥物檢驗所(GDIDC)抗生素室實習,深入了解藥品檢驗的實務操作。他在導師的指導下,學習根據《中國藥典》進行藥品檢測,包括溶液的顏色與澄清度、可見異物、溶出度等項目。他亦協助管理實驗室試劑與標準品,並能獨立完成天平的日常校正工作,從中獲得對藥品檢驗標準與流程的第一手認識。
孫偉良表示,這次實習是其學術旅程中的一個轉捩點。他說:「這段經歷讓我發現自己對藥品質量控制工作充滿興趣。」他指出,課堂上學到的紫外可見光譜(UV-Vis)吸光度原理、酸鹼分類知識,以及移液管與容量瓶等實驗器材的操作技巧,均能在實習中實際應用。他亦分享了一次令他印象深刻的實驗經歷,在稱量剪開的凝膠軟管時,天平讀數長時間無法穩定,最終發現問題並非來自凝膠揮發,而是塑料燒杯擺放不平所致。透過調整擺放方式,他成功解決了問題。這次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細節在實驗操作中的重要性,也鍛鍊了他觀察力與邏輯推理能力。他特別感謝實習單位提供友善、互助的工作環境,並表示導師的耐心指導與關懷令他深受鼓舞。
健康科學學院實習計劃是學院培養具備專業素養與實務能力人才的重要一環。透過與業界合作,學生得以提早接觸職場環境,累積實戰經驗,提升綜合競爭力,為投身生物醫藥及健康產業做好準備。